【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谢惠茜)日前,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深圳市促进风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该《行动方案》将于2025年3月22日施行。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双万”格局——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数量突破1万家(只);风投基金以IPO(首次公开募股)等形式退出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以年均15%增长;持续投入“20+8”产业集群;加快建成香蜜湖、深圳湾、前海湾、光明科学城等风投集聚区,提供不少于5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载体和配套设施;风投创投生态氛围及营商环境国内领先,成为立足深圳、服务全国、联通港澳和全球的创新资本集聚地和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发展高地。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行动方案》的出台,是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的重要举措。《行动方案》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培育引导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服务我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市场实践全面引领风投创投深化改革、创新开放,助力我市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本次《行动方案》共设七章、二十条。其中,在引导风投创投大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国有企业大胆有为,着力当好发展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开云app下载。鼓励国内外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参与我市“20+8”产业集群基金管理机构公开遴选,引导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机构、产业资本参与我市“20+8”产业集群子基金;试行财政专项资金“补投联动”,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首次提出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对于种子和天使等初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时序进度、资金规模等要求;组建光明科学城母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行动方案》要求着力多渠道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要求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资管机构参与创投,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我市开展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推动区政府引导基金、国资基金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合作设立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专业优势,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在我市设立千亿级基金,主要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引导我市股份合作公司富余资金有序进入我市风投创投领域。支持投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和公司制创业投资基金发行5—10年中长期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增强创业投资机构筹集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
风投创投“退出难”是业内公认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行动方案》也提出多举措,要多元化拓宽风投创投退出的渠道。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依托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平台政策优势,吸引集聚“国际资本”。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机制,拓宽试点投资范围,在总量管理的基础上允许灵活自主配置和更换投资项目;支持香港私募股权基金(LPF)直接申请在前海设立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组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双币早期母基金和系列专业子基金,投资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企业;支持内地和香港创投资本在河套共同设立创投基金,发挥好人民币投贷基金作用,支持河套打造面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创投基金集聚地。
其次是突出我市产业龙头、上市公司集聚优势,大力发展“产业资本”。推动我市产业链主企业、大型科技企业和上市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企业风险投资(CVC)、参与上下游协同创新;探索设立面向CVC机构的专业化母基金,联合产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一批“链主”基金,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
《行动方案》还表示,要充分发挥深交所、区域股权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打通创投行业“循环梗阻”。将符合条件的被投企业纳入后备上市企业库,用好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机制,通过锁定期“反向挂钩”等安排,鼓励引导风投创投积极参与并购重组,做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畅通外币基金退出渠道。
同时加快实施“星耀鹏城行动”计划,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上市培育品牌工程。支持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建设专精特新专板,与创业投资机构建立合作渠道,对符合挂牌条件的被投企业进行规范培育。争取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落地,形成“企业梯度培育+股权融资对接+份额转让退出”的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培育+融资+交易”核心功能,引导国有基金份额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进行转让,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与风投创投行业协同发展。支持上市公司在深交所试点发行优先股作为并购支付工具。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深圳近年来不断出台政策利好、擦亮“深圳创投日”名片等多措并举之下,硕果累累。据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深圳私募创投家数及规模位居全国前三,有23家创投机构入选清科2024年度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百强榜单,2024年新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合计159只,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一。
深圳建设创新资本形成中心也初见成效:目前已举办21期“深圳创投日”活动,累计实现规模超1840亿元的重大基金签约落地,吸引全球近7000家次创投机构参会共商发展良策;引入长线资金进入创投市场,引进平安重大基金、太平基金、社保基金湾区科创基金、大家健康基金、阳光保险并购基金、太平河套医疗基金等多只险资基金;抢抓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扩大试点机遇,与五大AIC签约10只总计550亿元的AIC股权投资合作基金;依托深圳股权交易中心建设“”专板,形成一站式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试点获批后3个月内实现超250家企业入板。